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细 
“金华玉”新年首“拍”听水响

热闹的竞买场面

    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100多号人,这样的场景,即便是开会也显得过于拥挤,但这一幕确确实实地发生在上周六晚市区古子城一家名为“洪石头”藏石馆内。当天,一场以现场竞买方式进行的石友交流会正在举行,一时间,夹杂着天南地北方言的讨论、私语,把整个现场氛围弄得好不热闹。

    50多方石头天南地北的买家

    据悉,当天进行竞买的共有50余方石头,分原石、雕件两大类,最终收场时成交总额为30多万元,成交的石头逾60%。对这一结果,此次石友交流活动的组织者洪小平颇为满意,尽管此次参与竞买的石头中,只有两方是属于他本人的。

    “就快农历春节了,石友们一起聚聚,以石会友估摸一下开春后的行情也是十分需要的。”高个、申字脸蓄着山羊须、脑后扎着一撮马尾的洪小平,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同样,在石友圈里也是一个颇为响亮的人物。他是金华最早以竞买方式进行黄蜡石交流的发起人。

    从2007年开始着眼金华黄蜡石的收藏和经营,进而走南闯北接触雕刻名家加之自身努力,现今已取得浙江省玉石鉴赏师资质的洪小平,对金华黄蜡石市场的后期走势有着颇多的感想和期盼。他认为,相较于同为黄蜡石的“黄龙玉”、“台山玉”,“金华玉”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其间“团队”的意识和获得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进而形成一定氛围的产业文化十分重要。

    据了解,虽然当天进行竞买的石头总数不算多,单个的体块也不大(不超过3公斤),但每一件都是事先精心筛选,能称得上精品的原石毛料和雕件。在成交的原石毛料中,价格最高的2.2万元(约1公斤),雕件中价格最高的为一件上月初在市第三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奖作品,成交价1.9万元。前来参与竞买的石友,除了金华本地及周边县市的爱好者,不少是从绍兴、丽水、衢州周边地市及江西、福建专程赶来探行情的外地石友。

    精湛工艺或成今年交易风向标

    从竞买成交的总体状况来看,雕件要多于原石,雕件中又以摆件的成交数最为突出。据悉,当天进行竞买的21件雕件中,摆件总数共9件但成交的有7件,仅该项就占到了总竞买石头数量的近1/4。

    与原石毛料相比,雕件的内在质地更加易见,尤其是工艺,即便再不懂石材的人,也能评判出优劣好坏。洪小平认为,这些因素是导致竞买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据介绍,近年来,市场上“优胜劣汰”的趋势日益突出。在价格上,精品恒强、低端产品越走越弱的格局已成为今后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一点上,与和田玉、翡翠等走向是十分符合的。

    据了解,金华黄蜡石的价格飞涨得最凶的是2009年和2010年,在一些优质石料不断上演“数零游戏”的推动下,尤其是随着收藏者的与日俱增,几乎“泥沙俱上”。洪小平认为,经过几年的“洗牌”,过去的“菜鸟”如今很多已成了行家里手,品质差的黄蜡石渐渐被市场冷落势在必然,而好的石料,特别是籽料价格只会越来越贵。这一基础上,工艺走向前台是最终方向。

    此次竞买交流也反映出,随着市场日渐成熟,现今买家已经逐步由数量投资走向品质投资。一些成熟的藏家在采购藏品时已经相当理性,更在意于石材的品质及雕件的艺术价值,已不似初始几年前的那般盲目和疯狂。

    他山之石 雕工设计再成发展话题

    据洪小平介绍,他目前的客户中,外省市的客户占到了近1/3,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看中了金华黄蜡石所独具的石材特质———细腻、蜡状油脂、半透明、多色泽,这是其他地方的黄蜡石不具备的。但在雕工设计及工艺的精巧度等方面,“金华玉”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本地缺乏玉石翡翠加工的历史基础不无关系。

    据了解,目前金华市区经营和加工黄蜡石的店铺作坊大致有200余家,本土的雕刻人员多是从地方传统的木雕、根雕的基础上转型而来,相对缺乏玉石雕刻的传承和经验。外地来金从事黄蜡石雕刻的人员目前有百人之多,多来自福建、河南,他们对金华当地玉雕的发展起到一定推进作用,但多为一线的技术工人,缺乏“因材施艺”、“因色施艺”、“因工施艺”大师级别的设计理念及相应指导。

    “任何一种珠宝玉器,最终的竞争力还是在工艺上。”洪小平说,一块毛石即便质地再好,也还是一块石头,不能称为工艺品,价格再高也只是材料的价格,而设计之美、雕工之美在产生附加值的同时,会增加很多人文的富有诗意的东西,这也是艺术类藏品真谛所在。

    在采访中获悉,鉴于金华黄蜡石的品质,上海海派玉雕协会已经组织地质专家及部分雕刻大师对我市的黄蜡石市场及产地进行了走访,拟对“金华玉”的形成、相关数据检测及针对石质采用的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并出版相应专辑,以推广“金华玉”全国知名度。

    本报记者 戴玮成 文/摄

 

发表时间:2014/4/22   浏览次数:701